昌吉学院 333教育综合考研历年真题答案参考书目

点这里查询各专业24复试25初试考研资料

 


 

 

【初试】2024 年昌吉学院 

333 教育综合考研精品资料 

附赠:重点名校真题汇编 


 

 考研精品资料

第 2 页 共 1012

【初试】2024 年昌吉学院 333 教育综合考研精品资料 

说明:本套资料由高分研究生潜心整理编写,高清 PDF 电子版支持打印,考研首选资料。 

一、重点名校考研真题汇编 

1.附赠重点名校:教育综合 2014-2022 年考研真题汇编(暂无答案) 

说明:本科目没有收集到历年考研真题,赠送重点名校考研真题汇编,因不同院校真题相似性极高,甚至

部分考题完全相同,建议考生备考过程中认真研究其他院校的考研真题。 

 

二、2024 年昌吉学院 333 教育综合考研资料 

2.《教育学基础》考研相关资料 

(1)《教育学基础》[笔记+课件+提纲] 

①昌吉学院 333 教育综合之《教育学基础》考研复习笔记。 

说明:本书重点复习笔记,条理清晰,重难点突出,提高复习效率,基础强化阶段首选资料。

②昌吉学院 333 教育综合之《教育学基础》本科生课件。 

说明:参考书配套授课 PPT 课件,条理清晰,内容详尽,版权归属制作教师,本项免费赠送。

③昌吉学院 333 教育综合之《教育学基础》复习提纲。 

说明:该科目复习重难点提纲,提炼出重难点,有的放矢,提高复习针对性。

(2)《教育学基础》考研核心题库(含答案) 

①昌吉学院 333 教育综合之《教育学基础》考研核心题库精编。 

点这里查询各专业24复试25初试考研资料

说明:本题库涵盖了该考研科目常考题型及重点题型,根据历年考研大纲要求,结合考研真题进行的分类

汇编并给出了详细答案,针对性强,是考研复习首选资料。

(3)《教育学基础》考研模拟题[仿真+强化+冲刺] 

①2024 年昌吉学院 333 教育综合之教育学基础考研专业课五套仿真模拟题。 

说明:严格按照本科目最新专业课真题题型和难度出题,共五套全仿真模拟试题含答案解析。

②2024 年昌吉学院 333 教育综合之教育学基础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及详细答案解析。 

说明:专业课强化检测使用。共五套强化模拟题,均含有详细答案解析,考研强化复习首选。

③2024 年昌吉学院 333 教育综合之教育学基础考研冲刺五套模拟题及详细答案解析。 

说明:专业课冲刺检测使用。共五套冲刺预测试题,均有详细答案解析,最后冲刺首选资料。

 

3.《教育心理学》考研相关资料 

(1)《教育心理学》[笔记+课件+提纲] 

①昌吉学院 333 教育综合之《教育心理学》考研复习笔记。 

说明:本书重点复习笔记,条理清晰,重难点突出,提高复习效率,基础强化阶段首选资料。

②昌吉学院 333 教育综合之《教育心理学》本科生课件。 

说明:参考书配套授课 PPT 课件,条理清晰,内容详尽,版权归属制作教师,本项免费赠送。

②昌吉学院 333 教育综合之《教育心理学》复习提纲。 

说明:该科目复习重难点提纲,提炼出重难点,有的放矢,提高复习针对性。

 

 考研精品资料

第 3 页 共 1012

(2)《教育心理学》考研核心题库(含答案) 

①昌吉学院 333 教育综合之《教育心理学》考研核心题库精编。 

说明:本题库涵盖了该考研科目常考题型及重点题型,根据历年考研大纲要求,结合考研真题进行的分类

汇编并给出了详细答案,针对性强,是考研复习首选资料。

(3)《教育心理学》考研模拟题[仿真+强化+冲刺] 

①2024 年昌吉学院 333 教育综合之教育心理学考研专业课五套仿真模拟题。 

说明:严格按照本科目最新专业课真题题型和难度出题,共五套全仿真模拟试题含答案解析。

②2024 年昌吉学院 333 教育综合之教育心理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及详细答案解析。 

说明:专业课强化检测使用。共五套强化模拟题,均含有详细答案解析,考研强化复习首选。

③2024 年昌吉学院 333 教育综合之教育心理学考研冲刺五套模拟题及详细答案解析。 

说明:专业课冲刺检测使用。共五套冲刺预测试题,均有详细答案解析,最后冲刺首选资料。

 

4.《中外教育简史》考研相关资料 

(1)《中外教育简史》[笔记+提纲] 

①昌吉学院 333 教育综合之《中外教育简史》考研复习笔记。 

说明:本书重点复习笔记,条理清晰,重难点突出,提高复习效率,基础强化阶段首选资料。

②昌吉学院 333 教育综合之《中外教育简史》复习提纲。 

说明:该科目复习重难点提纲,提炼出重难点,有的放矢,提高复习针对性。

(2)《中外教育简史》考研核心题库(含答案) 

①昌吉学院 333 教育综合之《中外教育简史》考研核心题库精编。 

说明:本题库涵盖了该考研科目常考题型及重点题型,根据历年考研大纲要求,结合考研真题进行的分类

汇编并给出了详细答案,针对性强,是考研复习首选资料。

(3)《中外教育简史》考研模拟题[仿真+强化+冲刺] 

①2024 年昌吉学院 333 教育综合之中外教育简史考研专业课五套仿真模拟题。 

说明:严格按照本科目最新专业课真题题型和难度出题,共五套全仿真模拟试题含答案解析。

②2024 年昌吉学院 333 教育综合之中外教育简史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及详细答案解析。 

说明:专业课强化检测使用。共五套强化模拟题,均含有详细答案解析,考研强化复习首选。

③2024 年昌吉学院 333 教育综合之中外教育简史考研冲刺五套模拟题及详细答案解析。 

说明:专业课冲刺检测使用。共五套冲刺预测试题,均有详细答案解析,最后冲刺首选资料。

 

三、电子版资料全国统一零售价 

8.本套考研资料包含以上一、二部分(不含教材),全国统一零售价:[¥] 

特别说明: 

①本套资料由本机构编写组按照考试大纲、真题、指定参考书等公开信息整理收集编写,仅供考研复习参

考,与目标学校及研究生院官方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②资料中若有真题及课件为免费赠送,仅供参考,版权归属学校及制作老师,在此对版权所有者表示感谢,

 

 考研精品资料

第 4 页 共 1012

如有异议及不妥,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无条件立即处理!

 

四、2024 年研究生入学考试指定/推荐参考书目(资料不包括教材) 

6.昌吉学院 333 教育综合考研初试参考书 

《教育学基础》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科学出版,2014;

《中外教育简史》(上下册),杜宪成、王保星,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教育心理学》陈琦、刘儒德,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 年第 2 版。

 

五、本套考研资料适用学院和专业 

学科教学(语文)/学科教学(数学)/学科教学(物理)/学科教学(化学)/学科教学(英语)

 

版权声明 

 

编写组依法对本书享有专有著作权,同时我们尊重知识产权,对本电子书部分内容参考和引用的市面

上已出版或发行图书及来自互联网等资料的文字、图片、表格数据等资料,均要求注明作者和来源。但由

于各种原因,如资料引用时未能联系上作者或者无法确认内容来源等,因而有部分未注明作者或来源,在

此对原作者或权利人表示感谢。若使用过程中对本书有任何异议请直接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与您

沟通处理。

因编撰此电子书属于首次,加之作者水平和时间所限,书中错漏之处在所难免,恳切希望广大考生读

者批评指正。

 

 

 考研精品资料

第 5 页 共 1012

目录

封面............................................................................................................................................................. 1

目录............................................................................................................................................................. 5

2024 年昌吉学院 333 教育综合备考信息....................................................................................................14

昌吉学院 333 教育综合考研初试参考书目 ..................................................................................................... 14

昌吉学院 333 教育综合考研招生适用院系及 ................................................................................................. 14

2024 年昌吉学院 333 教育综合考研核心笔记 ............................................................................................15

《教育学基础》考研核心笔记 ...................................................................................................................15

第 1 章 教育与教育学...................................................................................................................................... 15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15

考研核心笔记........................................................................................................................................................15

第 2 章 教育功能.............................................................................................................................................. 20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20

考研核心笔记........................................................................................................................................................20

第 3 章 教育目的.............................................................................................................................................. 24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24

考研核心笔记........................................................................................................................................................24

第 4 章 教育制度.............................................................................................................................................. 31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31

考研核心笔记........................................................................................................................................................31

第 5 章 教师与学生.......................................................................................................................................... 37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37

考研核心笔记........................................................................................................................................................37

第 6 章 课程...................................................................................................................................................... 43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43

考研核心笔记........................................................................................................................................................43

第 7 章 课堂教学.............................................................................................................................................. 54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54

考研核心笔记........................................................................................................................................................54

第 8 章 学校教育与学生生活.......................................................................................................................... 62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62

考研核心笔记........................................................................................................................................................62

第 9 章 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 64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64

考研核心笔记........................................................................................................................................................64

第 10 章 学生评价............................................................................................................................................ 70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70

 

 考研精品资料

第 6 页 共 1012

考研核心笔记........................................................................................................................................................70

第 11 章 教师的教育研究................................................................................................................................ 77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77

考研核心笔记........................................................................................................................................................77

第 12 章 教育改革与发展................................................................................................................................ 82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82

考研核心笔记........................................................................................................................................................82

《教育心理学》考研核心笔记 ...................................................................................................................89

第 1 章 走进教育心理学.................................................................................................................................. 89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89

考研核心笔记........................................................................................................................................................89

第 2 章 学生的心理发展.................................................................................................................................. 93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93

考研核心笔记........................................................................................................................................................93

第 3 章 学生的个体差异.................................................................................................................................. 99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99

考研核心笔记........................................................................................................................................................99

第 4 章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102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102

考研核心笔记......................................................................................................................................................102

第 5 章 认知学习理论.................................................................................................................................... 109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109

考研核心笔记......................................................................................................................................................109

第 6 章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113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113

考研核心笔记......................................................................................................................................................113

第 7 章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及应用................................................................................................................ 118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118

考研核心笔记......................................................................................................................................................118

第 8 章 学习动机............................................................................................................................................ 121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121

考研核心笔记......................................................................................................................................................121

第 9 章 知识建构............................................................................................................................................ 131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131

考研核心笔记......................................................................................................................................................131

第 10 章 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139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139

考研核心笔记......................................................................................................................................................139

第 11 章 自我调节学习.................................................................................................................................. 143

 

 考研精品资料

第 7 页 共 1012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143

考研核心笔记......................................................................................................................................................143

第 12 章 品德学习.......................................................................................................................................... 149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149

考研核心笔记......................................................................................................................................................149

第 13 章 有效教学.......................................................................................................................................... 153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153

考研核心笔记......................................................................................................................................................153

第 14 章 课堂测评.......................................................................................................................................... 157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157

考研核心笔记......................................................................................................................................................157

第 15 章 课堂管理.......................................................................................................................................... 160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160

考研核心笔记......................................................................................................................................................160

第 16 章 教师心理.......................................................................................................................................... 163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163

考研核心笔记......................................................................................................................................................163

《中外教育简史》考研核心笔记..............................................................................................................173

第 1 章 中国古代教育传统............................................................................................................................ 173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173

考研核心笔记......................................................................................................................................................173

第 2 章 中国近代教育转型............................................................................................................................ 185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185

考研核心笔记......................................................................................................................................................185

第 3 章 中国现代教育探索............................................................................................................................ 194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194

考研核心笔记......................................................................................................................................................194

第 4 章 中国当代教育改革............................................................................................................................ 201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201

考研核心笔记......................................................................................................................................................201

第 5 章 外国古代教育传统............................................................................................................................ 209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209

考研核心笔记......................................................................................................................................................209

第 6 章 外国近代教育转型............................................................................................................................ 225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225

考研核心笔记......................................................................................................................................................225

第 7 章 外国现代教育探索............................................................................................................................ 241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241

考研核心笔记......................................................................................................................................................241

 

 考研精品资料

第 8 页 共 1012

第 8 章 外国当代教育改革............................................................................................................................ 253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253

考研核心笔记......................................................................................................................................................253

2024 年昌吉学院 333 教育综合考研辅导课件 ..........................................................................................267

《教育学基础》考研辅导课件 ....................................................................................................................... 267

《教育心理学》考研辅导课件 ....................................................................................................................... 333

2024 年昌吉学院 333 教育综合考研复习提纲 ..........................................................................................402

《教育学基础》考研复习提纲 ....................................................................................................................... 402

《教育心理学》考研复习提纲 ....................................................................................................................... 415

《中外教育简史》考研复习提纲 ................................................................................................................... 440

2024 年昌吉学院 333 教育综合考研核心题库 ..........................................................................................444

《教育学基础》考研核心题库之名词解释精编 ........................................................................................... 444

《教育学基础》考研核心题库之简答题精编 ............................................................................................... 451

《教育学基础》考研核心题库之论述分析题精编........................................................................................ 464

《教育心理学》考研核心题库之名词解释精编 ........................................................................................... 489

《教育心理学》考研核心题库之简答题精编 ............................................................................................... 497

《教育心理学》考研核心题库之论述题精编 ............................................................................................... 512

《中外教育史》考研核心题库之名词解释精编 ........................................................................................... 548

《中外教育史》考研核心题库之简答题精编 ............................................................................................... 561

《中外教育史》考研核心题库之论述题精编 ............................................................................................... 585

2024 年昌吉学院 333 教育综合考研题库[仿真+强化+冲刺] ....................................................................590

昌吉学院 333 教育综合之教育学基础考研仿真五套模拟题........................................................................ 590

2024 年教育学基础五套仿真模拟题及详细答案解析(一)....................................................................590

2024 年教育学基础五套仿真模拟题及详细答案解析(二)....................................................................597

2024 年教育学基础五套仿真模拟题及详细答案解析(三)....................................................................603

2024 年教育学基础五套仿真模拟题及详细答案解析(四)....................................................................609

2024 年教育学基础五套仿真模拟题及详细答案解析(五)....................................................................617

昌吉学院 333 教育综合之教育学基础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625

2024 年教育学基础五套强化模拟题及详细答案解析(一)....................................................................625

2024 年教育学基础五套强化模拟题及详细答案解析(二)....................................................................632

2024 年教育学基础五套强化模拟题及详细答案解析(三)....................................................................640

2024 年教育学基础五套强化模拟题及详细答案解析(四)....................................................................646

2024 年教育学基础五套强化模拟题及详细答案解析(五)....................................................................653

昌吉学院 333 教育综合之教育学基础考研冲刺五套模拟题........................................................................ 662

2024 年教育学基础五套冲刺模拟题及详细答案解析(一)....................................................................662

2024 年教育学基础五套冲刺模拟题及详细答案解析(二)....................................................................668

2024 年教育学基础五套冲刺模拟题及详细答案解析(三)....................................................................674

 

 考研精品资料

第 14 页 共

1012 页

2024 年昌吉学院 333 教育综合备考信息 

昌吉学院 333 教育综合考研初试参考书目 

《教育学基础》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科学出版,2014;

《中外教育简史》(上下册),杜宪成、王保星,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教育心理学》陈琦、刘儒德,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 年第 2 版。

昌吉学院 333 教育综合考研招生适用院系及 

学科教学(语文)/学科教学(数学)/学科教学(物理)/学科教学(化学)/学科教学(英语)

 

 考研精品资料

第 15 页 共

1012 页

2024 年昌吉学院 333 教育综合考研核心笔记 

《教育学基础》考研核心笔记

第 1 章 教育与教育学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

考点:教育的概念(从理念上认识)

考点:教育要素

考点:教育形态

考点:教育的起源

考点:教育的历史发展过程

考点:教育学的萌芽

考点:教育学的创立

考点:教育学的发展

考研核心笔记

【核心笔记】教育的认识

1.教育的概念(从理念上认识)

(1)教育的日常用法:

作为一种过程有三类

(2)教育的词源 educare“引出”的意思。

在我国,“教”与“学”是词源。

(3)教育的定义

①从社会的角度定义(有三个层次)

a.广义的:教育是凡是能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所有活动。

b.狭义的:教育主要是学校教育,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

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c.更狭义的:教育指思想教育活动。

②从个体的角度定义。

教育等同于个体的学习或发展过程,如“成功地学习知识、技能与正确态度的过程”。出发点是“学

习”和“学习者”。

③二者的缺陷

a.社会角度:外在强制过程;过于宽泛(广义的);循环定义(狭义的)。

b.个体角度:忽视社会影响;外延过于宽泛。

④准确的定义:

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体化的实践活动。

a.实践性

b.耦合过程

c.动力性

d.社会性、历史性、文化性

 

 考研精品资料

第 16 页 共

1012 页

2.教育要素

(1)教育者是指能够在一定社会背景下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体化活动的人。

①必须有明确的教育目的

②理解其在实践活动中所肩负的促进个体发展及社会发展的使命

③教育者意味着一种资格,是能够根据自己对于个体身心发展及社会发展状况或趋势的认识,来引导、

促进、规范个体发展的人。

④教育者这个概念是对其内在态度和外在行为的一种“规定”

(2)学习者

①使用“学习者”这个概念的原因有两个:

a.“受教育者”将教育对象看做是被动的存在,在实践中是有害的;跟“学生”相比,

b.“学习者”更能概括多种教育对象。

②学习者的特征有四个:。

a.不同人有着不同的学习目的;

b.不同人有不同的学习背景或基础;

c.不同人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不同;

d.不同人对于自身学习行为反思和管理意识与能力不同。

(3)教育影响

①在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作用于学习者的全部信息,既包括信息的内容,也包括信息的选择、传递和反

馈的形式。

②教育影响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

a.内容:教育内容、教育材料或教科书

b.形式: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组织形式

c.这三个要素之间的关系:

上述三个要素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规定,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实践活动系统。缺少任何一个都不

可。教育是三个基本要素构成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系统,是上述三个基本要素的有机结合。

3.教育形态

(1)非制度化的教育与制度化的教育(根据教育系统自身形式化的程度)

①了解二者的概念

②注意伊里奇的“非学校化社会”这个概念。

③非学校化社会——起源于 20 世纪 70 年代激进主义教育改革思潮,倡导者是美国的伊里奇。他打出

了“非学校化社会”的旗帜,认为近代以来人类所建立起来的以组织化、制度化和仪式化为主要特征的学

校体系,在总体上具有压制性、同质性和破坏性,妨碍了真正的学习和教育,降低了人类自我成长的责任

心。因此,应彻底颠覆制度化的现代学校教育以及建立于其上的学校化社会,代之以自主学习的“教育网

络”,以及建立于其上的人人平等、自律自助、愉快交往的“非学校化社会”。

(2)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根据教育系统赖以运行的场所或空间标准)一般的看书了解

就可要充分地利用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教育资源,有助于更好地发挥每一种教育形态的优势与长处,最终

形成“教育合力”

(3)农业社会的教育、工业社会的教育与信息社会的教育(根据教育系统赖以运行的时间标准)

注意三方面:

①首先要把握它们所处时代的生产力、经济状态以及上层建筑的特征。

②农业社会的教育不等于“农业教育”,前者是基本的教育形态,后者是专门的教育类型。

③三种形态的教育,是建立在前一种形态教育基础上的,彼此是一种历史的连续性。

【核心笔记】教育的历史发展

 

 考研精品资料

第 17 页 共

1012 页

1.教育的起源

(1)教育的神话起源说(所有的宗教的观点)教育是由神创造的。

(2)教育的生物起源说(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

法:利托尔诺

英:沛西·能

①以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为指导。

②“教育活动不仅存在于人类社会之中,而且存在于人类社会之外,甚至存在于动物界”(利托尔诺)

③“教育的产生完全来自动物的本能,是种族发展的本能需要”(沛西·能)根本错误:没有把握人类教

育的目的性和社会性,从而区分出人类教育行为与动物养育行为之间质的差别,把教育的起源问题生物学

化。

(3)教育的心理起源说

美:孟禄

教育起源于原始社会中儿童对成人行为的“无意识模仿”。

评价:离生物起源说不远,这种无意识模仿是本能的,而不是文化的和社会的。但进步的是,认为这

种本能是人类的类本能,而不是动物的类本能。

(4)教育的劳动起源说(社会起源说)教育起源于生产劳动。

评价;提供了理解教育起源和教育性质的一把“金钥匙”

2.教育的历史发展过程

(1)农业社会的教育

①农业社会的基本特征(基本了解就可)

②农业社会的教育特征

a.古代学校的出现和发展

b.教育阶级性的出现和强化

c.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

(2)工业社会的教育

①工业社会的基本特征(基本了解就可)

②工业社会的教育特征(与农业社会的教育特征对应着记忆)

a.现代学校的出现和发展

b.教育的公共性日益突出

c.教育与生产劳动从分离走向结合,教育的生产性日益突出

d.教育的复杂性程度和理论自觉性都越来越高,教育研究在推动教育改革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3)信息社会的教育

①信息社会的基本特征(需要大致记忆)

②信息社会的教育特征

a.学校将发生一系列变革:学校的目的;学校的类型;

学校教育网络的建立;学校市场化;班级授课制的改造;学教育观念方面的改革。

b.教育的国际化和教育的本土化趋势都非常明显

c.教育的功能将进一步得到全面解释。

生产性——政治性、文化性

d.教育的终身化和全民化理念成为指导教育改革的基本

③理念

学龄阶段——人的一生;青少年——所有社会成员。

【核心笔记】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考研精品资料

第 18 页 共

1012 页

1.教育学的萌芽(前教育学时期 17 世纪以前)

(1)停留在经验和习俗的水平,未形成系统的理性认识

(2)成果主要体现在一些哲学家、思想家的哲学和思想著作中

中国:《学记》是我国古代最早也是世界最早的成体系的古代教育学作品;《大学》、《师说》等

西方:柏拉图《理想国》、昆体良《雄辩术原理》等影响:

①他们的教育思想指导了当时他们的教育活动。

②他们的教育思想对后来教育科学的产生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2.教育学的创立(17 世纪到 19 世纪末)

(1)主客观条件:有三个

①来源于教育实践发展的客观需要

②与近代以来科学发展的总趋势和一般科学方法论的奠定有密切关系

③与一些学者和教育家们的努力也分不开

(2)创立标志:五个

①对象(教育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专门研究领域);

②概念和范畴(形成了专门反映教育本质和规律的教育概念与范畴以及概念与范畴体系);

③方法(科学的研究方法);

④结果(产生了一些重要教育家和他们的一些专门的教育学箸作);

⑤组织机构(出现专门的教育研究机构)。

(3)英:培根“近代实验科学的鼻祖”提出了归纳

法;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科学提出。

捷克:夸美纽斯《大教育学》——近代第一本教育学作。

书中:

①他提出了泛智教育思想

②提出了系统的学科教育思想

③不仅指出了教育应该怎么办,而且努力为教育

(4)措施寻找理论依据。

德:康德《康德论教育》

认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充分发展人的自然禀赋。

德:赫尔巴特“现代教育学之父”

①《普通教育学》——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

②不仅论述了教育学的独特性,还明确地提出了教育学的学科基础——心理学和哲学。

③创办了第一个教育科学研究所和实验学校

④此外,还有洛克的《教育漫画》、卢梭《爱弥尔》、裴斯泰洛齐的《林哈德与葛笃德》

3.教育学的发展(19 世纪末以来)

出现了许多新的教育学派别和重要的教育学著作

(1)实验教育学

(2)文化教育学

(3)实用主义教育学

(4)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5)批判教育学

以上我们可以发现,

①教育总受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制约,反映着具体的政

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需求。

 

 考研精品资料

第 89 页 共

1012 页

《教育心理学》考研核心笔记

第 1 章 走进教育心理学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

考点: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考点:教育心理学的应用

考点: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

考点:研究的方法

考点:研究的步骤

考研核心笔记

【核心笔记】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应用

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通过科学方法研究学与教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的科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个分支。

包括学习心理、教学心理、学生心理和教师心理四大部分内容。

(1)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的模式

(2)学习与教学因素

①学生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素,教学手段必须通过学生而起作用。学生要素从两个方面来影响学教过程:群体

差异和个体差异。

②教师

教师这一要素主要涉及敬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以及教学风格等方面。

③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教学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教学内容一般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和课程。

④教学媒体

教学媒体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

⑤教学环境

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教学环境影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教学方法以及教学

组织。

(3)学习与教学的过程

①学习过程

学习过程指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

程。学习过程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②教学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教学情境,组织教学活动,与学生进行信息交流,从而引导学生的理解、思考、探

索和发现过程,使其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

③评价/反思过程

评价和反思过程始终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包括在教学之前对教学设计效果的预测和评判、在教学

过程中对教学的监控和分析以及在教学之后的检验、反思。

2.教育心理学的应用

 

 考研精品资料

第 90 页 共

1012 页

(1)教学:科学,还是艺术

(2)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①理论意义

教育心理学从教育过程这一侧面对一些心理规律进行探索,为心理学的理论研究做出贡献。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也对教育学的理论发展起重要作用。

②教学实践意义

a.提供学与教系统的理论知识和科学研究成果,帮助教师指导和评价自己的教学。

b.提供各种研究方法和角度,帮助教师解决实际的课堂问题。

【核心笔记】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1.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

(1)初创时期(20 世纪 20 年代以前)

1903 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2)发展时期(20 世纪 20~50 年代末)

学习理论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研究领域。

1924 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3)成熟时期(20 世纪 60~70 年代末)

西方教育心理学注重结合教育实际,注重为学校教育服务。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具有独立的理论体系

的学科正在形成。

(4)深化拓展时期(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

布鲁纳在 1994 年美国教育研究会的特邀专题报告中,精辟地总结了教育心理学十几年来的成果主要表

现在这样四个方面:①主动性;②反思性;③合作性;④社会文化。

2.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趋势

(1)研究学习者的主体性。

(2)研究情境性环境的影响。

(3)研究学习者的能动性。

(4)研究学习的内在过程和机制。

(5)研究社会性环境的影响。

(6)研究文化背景的影响。

(7)研究学习环境设计和有效教学模式。

(8)研究信息技术的利用。

【核心笔记】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研究的方法

(1)质性研究与定量研究

定量研究又称“量化研究”“量的研究”,它重在对事物可以量化的特性进行测量和分析,以检测研

究者的理论假设。

质性研究又称为“质的研究”,是指研究者参与到自然情境中,采用观察、访谈、实物分析等多种方

法收集资料,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

(2)几种基本的研究方法

①观察法

观察法是指研究者通过感官或借助一定的科学仪器,在一定时间内有目的、有计划地记录、描述客观对

象的表现来收集研究资料的一种方法。研究者可以通过详细观察和记录学生、教师在各种情境下的活动表

现,来了解他们的心理特点和过程,分析师生交往的模式。

②调查法

 

 考研精品资料

第 91 页 共

1012 页

调查法是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间接地搜集研究对象有关的现状及历史材料,从而弄清事实,通过

分析、概况等方法发现问题,探索教育规律。常见的调查方式有问卷法、访谈法、个案调查和文献分析法

等。

③实验法

实验法是指创设一定的情境,对某些变量进行操纵或控制以揭示教育、心理现象的原因和发展规律的研究方

法,这种研究的基本目的是揭示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在进行实验研究时,要明确研究中的各种变量,包括自

变量、因变量以及无关变量等。

④教育经验总结法

教育经验总结法是依据教育实践所提供的事实,按照教育研究的程序,分析和概况教育现象,揭示其

内在联系和规律,使之上升为教育理论的一种教育科研方法。

(3)教育行动研究

行动研究是在教育情境中进行的、与特定问题相联系的一种方法,它旨在对现实世界进行功能性的干预,

并检验这种干预的效果,它是从行动出发,通过行动进行、并着眼于改进行动的研究思路。

特点:

①情境性:它旨在通过现场研究来诊断和解决具体情境下的问题,逐步采取各种改革措施,又不断地通过

问卷、访谈、个案研究等手段来监视这种调整的效果,以便基于这些反馈来对教学作出进一步的调整,逐步

达到改革的目标。

②合作性:研究者和实际工作者常常共同协作来完成一个课题,也可以由教师独立进行,但教师与研究者

的合作更为普遍。

③参与性:各个成员都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到研究的实施中。

④自我评价:随着实际活动情境的发展而不断地、自然而然地对各种干预措施进行评价和反思。

(4)设计型研究

设计型研究旨在通过形成性研究过程来检验和改进根据有关原理和先期研究而做出的教育设计。设计

型研究采用了逐步改进的设计方法,把最初的设计付诸实施,看其效果如何,根据来自实践的反馈不断改

进,直至排除所有缺陷,形成一种更为可靠而有效的设计。

2.研究的步骤

(1)科研选题

(2)形成研究问题

(3)确定变量及其测量技术

①确定变量

②选择测量技术

a.自我报告

b.直接观察

c.测验

d.教师或同伴的评价

(4)提出假设和选择研究方法

①提出假设

②选择研究方法

一种是描述性研究,如观察法和调查法;一种是实验性研究,如自然实验法和实验室实验法。

3.研究的有效性

(1)在研究之前被研究的各组是否随机平等。

(2)除自变量外是否所有的变量都受到了控制。

(3)各组的测量过程是否一致。

(4)研究的结果是否源于实验过程而不是对情境的好奇。

 

 考研精品资料

第 92 页 共

1012 页

(5)研究设计者是否以某种方式曲解了结果。

(6)是否有理由肯定这个结果不是由于偶然性而产生的。

(7)这个特定的研究结果是否适用于其他类似的情境。

(8)这个研究可以重复么?

 

 考研精品资料

第 173 页 共

1012 页

《中外教育简史》考研核心笔记

第 1 章 中国古代教育传统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

考点:西周的教育制度

考点:“六艺”教育

考点:私人讲学兴起

考点:儒家教育思想

考点:“独尊儒术”

考点:兴办学校

考点:魏晋南北朝官学变革

考点:官学改革

考点:早期启蒙教育思想

考研核心笔记

【核心笔记】“六艺”教育的形成

1.西周的教育制度

(1)学在官府

①在文化教育方面,其历史特征即是“学在官府”,即一切文化教育事业均为贵族所占有、享受和管

理。国家设立机构,设置官员,分司其职,世守其业,造成只有官府有学,民间私家无学可言。

②“学在官府”反映了文化教育的被垄断局面.具体表现为:其一,唯官有书而民无书。由于生产力水

平的低下和知识载体的原始,书本是笨重的竹简、木牍,书写工具是粗拙的刀笔,书籍的制作不仅工作十

分繁重,而且代价十分昂贵。

③因学术官守,为官之人学有专守,术有专攻,子入官府,各从父学。官府是学术传授基地,学术传

授是为了职官的传递。因此,只有官学而无私学,文化教育为贵族所垄断,庶人和平民很难平等享有教育

权利。

(2)小学

①西周时期,设在国都的学校称为国学,又有小学与大学之分。据《礼记•王制》:“小学在公宫南

之左,大学在郊。天子曰辟雍,诸侯曰泮宫。”

②西周的小学见载于周康王时的《大盂鼎》等青铜器铭文。贵族子弟幼时通常接受家庭教育,教以基

本的生活常识、行为习惯和初步的待人接物礼数。

(3)大学

①西周的大学也见于《麦尊》等青铜器铭文。大学教育也为太子、王子,诸侯和卿大夫之长子、嫡子

等贵族子弟所专享,平民中极个别的优秀青年须经严格的推荐考核程序才能进入。

②大学的目标在于学大艺,履大节,培养有德有仪、能征善战的未来统治者。西周王朝的“国之大事,

在祀与戎”,祭祀需要学习礼乐,从戎需要学习射御。

(4)乡学

①西周都城称为国,城外围若干里范围称为郊,郊之外的广大地区称为野。在郊外六乡行政区中所设

的地方学校统称为乡学。

②乡学实行定期的考试选拔,将优秀者逐级举送至国学深造。对于不服从教导者,则先教后罚,予以

惩戒。

 

 考研精品资料

第 174 页 共

1012 页

2.“六艺”教育

(1)礼乐

①礼乐教育是“六艺”教育的核心,体现于国家政治、宗法制度、社会生活、日常行止的方方面面,

贯彻了思想政治、道德品行、情感节操的教育。

②礼与乐密切配合,相辅相成,凡行礼之时之地都需要有乐,而乐也不能离礼的要求恣行无节。礼的

教育的内涵很广,凡政治、伦理、道德、礼仪、历史、宗教、社会、风俗等,都包含其中,社会生活各方

面都不能无礼。

③乐的教育并不仅仅是艺术教育,它与礼的教育一起,实现着对年轻一代政治思想、道德品行、品位

情操的培养。对于个人的修养而言,乐以修内,礼以修外;对于国家和社会的治理而言,“移风易俗,莫

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

(2)射御

①射御实施的是军事训练。射指射箭的技术训练,御指驾驭马拉战车的技术训练,以造就身体强健、

技艺娴熟、“执干戈以卫社稷”的战士。

②西周早期的射御教育要求十分严格,更多地追求实战效果,后来则渐渐流于形式。

(3)书数

①书指文字读写,数指算法,书数落实文化知识教育。书的教育既包括文字的认读和书写,也包括掌

握汉字造字的“六书”之法,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使知汉字的字音、字形、字义之道。

②“六艺”教育是西周教育的特征和标志,包含有多方面的教育因素。它既重道德,也重知识;既重

文化,也重技能;既重文事,也重武功;既重礼仪规范,也重情感精神:有和谐发展的意味,成为后代人

们的理想教育模式,每每借之评点时弊,阐发己见。

【核心笔记】传统教育思想的奠基

1.私人讲学兴起

(1)官学衰废与私人讲学兴起

①私人讲学兴起的前提是官学衰废,而官学衰废与私人讲学的兴起又可说是同一个过程。春秋时期官

学逐渐衰落的原因主要是:世袭制度导致贵族子弟不思进取,不重视教育。

②私学的兴起,发端于春秋中期,春秋末期呈现初步繁荣,战国时期达到兴盛。私学兴起的主要原因

是社会阶层的流动,尤其是士阶层的崛起。

③官学既已没落,培养士人的使命自然而然就落于民间,私学应运而生,而流落于民间的原官府文化

职官就成为最早的私人讲学者。教人学讼的郑国邓析、讲学曾与孔丘分庭抗礼的鲁国少正卯,都是其中的

佼佼者。

(2)代表性私学

①春秋战国时期私人办学十分活跃,“学在四夷”,也可以用来形容这种状况。私学兴起和发展打破

了“学在官府”的传统,使文化知识传播于民间。

②生活于春秋末期的孔丘虽非开创办私学之风气者,却在私人办学者中最为著名。他早年曾游学于诸

多私人讲学者,后办私学,开创儒家学派。其私学规模最大,目标最明确,课程最充实,教学最优异,育

才最有效,影响最深远。

③道家私学产生于春秋后期,流行于战国时期,直至战国末和秦汉之际仍有较大社会影响。代表人物

为老聃、庄周。

④墨家私学崛起于战国之初,其开创者为墨翟。墨翟所办私学号称有门人三百,一度与儒家私学相抗

衡,并称“显学”。

⑤法家学派的形成得益于孔丘后期弟子子夏在魏国西河的讲学,早期和晚期法家的代表人物都曾受过

儒家熏陶。

⑥这四派私学影响最大,此外还有主张“并耕而食”的农家私学,热衷“名实之辩”的名家私学,依

 

 考研精品资料

第 175 页 共

1012 页

仗兵法谋略解决军事政治问题的兵家私学,阐述世事兴废之道的阴阳家私学,钻研辨证施治方法济世治民

的医家私学等,共同营造了思想争鸣交融和教育繁荣兴盛的局面。

2.儒家教育思想

(1)孔丘的教育思想

①孔丘(前 551—前 479),字仲尼,鲁国(今山东曲阜)人,为殷商后裔,其先祖本系宋国贵族,至

其父时已没落。

②孔丘重视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提出“庶、富、教”的主张。认为在繁衍充足的劳动力、保障

民众过上丰足生活的基础上,必须施行教育,使其知伦理、守本分。他又认为,治国需要做到“足食,足

兵,民信之”,即具备物质条件、社会安定和道德诚信三方面条件,但迫不得已时,前二者都可以放弃,

而道德诚信则无论如何不能放弃。

③孔丘认为教育的社会作用又是建立在教育对人的发展作用基础之上的,在历史上首次提出“性相近

也,习相远也”'的命题。

④基于此,孔丘提出并坚持“有教无类”的办学方针,主张不分贵贱、贫富、种族、智力、品性,人

人都可以入学接受教育。

⑤作为政治改良主义者,孔丘继承西周“敬德保民”思想,提倡以德政治国,主张“举贤才”,从平

民中选拔治国理民者。在教育上相应提出培养“修己以安百姓”的“君子儒”,即有道德有才能的君子,实现

贤人政治。

⑥为培养有道德有文化的君子,孔丘特意选择和组织了其私学的教学内容。

⑦孔丘自学成才,且从教数十年,深谙教学之道。他提出学、思、行结合的学习过程思想,论述了传

统学习过程的一般模式,即广博地求知,继之以深入地思索和执着地践行,注重三者间的交互作用,学习

以行为目的并完成于行;在十分流行记诵教学的当时,与众不同地倡行启发教学。

⑧作为教师,孔丘热爱教书育人的事业,深得为师之道。

⑨孔丘的教育思想对前代的教育观念有很大突破,作出了多方面贡献,奠定了中国传统教育思想和实

践的理论基础,深刻影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中国人民族性格的形成。

(2)孟轲的教育思想

①孔丘重“仁”,孟轲则“仁义”并提;孔丘重人,孟轲则提出“保民而王”。他向各国君主阐述其

“仁政”思想,主张“制民之产”,即使民众不饥不寒,更养成人的“恒心”;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要求慎乎民心、民意;提倡好的政治,更提倡好的教育,主张通过讲明人伦、建立道德伦常实现社会国家

的治理,表现出强烈的民本思想。

②孟轲认为人类的本质、人类的生活特点表现为“人伦”,即五对人际关系及其相应的相处准则:“父

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又以父一孝、长幼一悌这两对关系为核心。

③孟轲相信人拥有“良知”、“良能”,世上最可宝贵的东西都内在于人自身,其价值远高于外在于

人的财富和权位,因而人具备充分的自觉和自信。

④孟轲的教育思想重在阐发儒家思想的义理精神,以重视个体主观能动作用为特征,体现出强烈的人

道和民本追求,开创了传统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流派,与孔丘的思想一道影响了此后两千多年的中国社会

与教育。

(3)荀况的教育思想

①荀况批评孟轲的“性善论”在“争于气力”的时代得不到验证,并混淆了人的先天自然状态和后天

人为影响。提出谈人性必先作“性伪之分”:“性”是指与生俱来、“不可学”的生理本能和感知能力,“伪”是

指可以通过人为习得或改变的品性。

②荀况认为人的成就目标并非个人精神人格的实现,而是顺应社会发展需要成为治国经邦的儒者。他

在教育目标问题上延续了孔丘的思路,而与孟轲有所不同。

③既然人因“化性起伪”而变美,所谓“起伪”意味着不断对人施加影响,在人身上不断积累起知识

和道德。

④既然人的学习是向外求知,需系统读书,故荀况十分讲究学习程序与方法,认为:“不闻不若闻之,

 

 考研精品资料

第 176 页 共

1012 页

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

⑤也正因为人的天性不会自美,学习与教育最有效、最便捷的途径是从师。无师长之教,会加重人本

性放纵;有师长教诲,会使人“长迁于善”。

⑥荀况首创“外铢”论的传统教育思想流派,也开创了注重文献师传、讲究学习程序的教育传统,直

接影响了汉初儒家经籍的传承,对后世教育也有实际影响。

3.墨家教育思想

(1)墨家曾与儒家并称“显学”,率先批判儒家,揭开百家争鸣序幕。

(2)墨翟认为社会罪恶的根源在于人的自私自利,进而有区别地对待人、我,“子自爱,不爱父,

故亏父而自利;弟自爱,不爱兄,故亏兄而自利……”'矫正的办法即为“兼相爱,交相利”,人人都懂得爱

人,人人就会得到爱的回报,人们自然就不会有争斗和残害。“兼爱”成为墨家社会学说的中心思想和社会

理想。

(3)墨家以“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为追求,而教育被视为实现这一追求的重要手段,这是因

为教育可以使人“知义”,进而实现平等互利。

(4)墨家十分注重政治道德教育,也传授文史知识,但最富特色的教育内容是生产、军事与自然科

技知识的传授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墨家对科学技术有很高造诣,涉及数学、光学、声学、力学、心理学等

方面。

(5)墨家注重思想方法训练,要求掌握和运用形式逻辑的思维、论辩法则去战胜论敌,推行自己的

社会政治主张。他们认为知识有三个来源:“知:闻、说、亲。”

(6)墨翟和墨家的教育表现出鲜明的学派特色,在方法上强调主动、创造和实践。

(7)墨家教育在教育目标、内容、方法等方面都提出了有独特价值的主张,在当时独树一帜,在后

世却未能成为主流,甚至长期湮没不闻,只是到近代才又重放光芒,对中国教育发展而言不免是个缺失。

4.道家教育思想

(1)儒墨之争炙手可热之际,道家学派迅速崛起,杨朱即为道家先驱之一,其学说一度与墨家形成

对抗。作为变革时代的失意者,道家认识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视角。

(2)道家认为,人的理想状态既非有知识,也非有道德,而应如婴儿般无知无欲的质朴状态,即所

谓“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3)对儒、墨学者以仁义为追求的圣贤人格,道家表示怀疑,认为仁义既已异变为有些人的工具而

成为虚假,那么为仁义而献身和保存人的自然生命哪个更有价值?

(4)道家对学习和求知问题也有独到见解。如重视怀疑:不仅怀疑自然、社会,更怀疑圣人的教条。

5.法家教育思想

(1)托名管仲所作的《管子》被视为法家的思想渊源之一,但其中以“礼、义、廉、耻”为国之四

维,还提出“仓廩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与儒家思想相合。

(2)比较而言,儒家荀况的人性观只是一种有条件的,住恶论,而法家则提出了绝对的性恶论。法

家认为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人不免于欲利之心,因此总是利己而不惜害人,人际关系就是利害关系。

(3)出于统一的需要,法家认为思想不统一的根本原因在于当政者允许、鼓励私人讲学各擅其说,

蛊惑人心,结党聚众,扰乱法制,造成乱上反世,所以必须禁绝。

(4)与此相应,法家提出“以法为教”、“以吏为师”,表达了对教育内容、方式和施教者的特殊

理解,即法令之外无教育内容,官吏之外无教导者。

(5)法家教育主张适应了国家统一的发展需要,适应了农业社会的基本经济要求,但对人的价值和

人格尊严的蔑视、对人类文化知识积累和传承的轻视、对学校教育和道德感化的忽视,是不适应社会发展

的。其思想主张的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都能启发人思考。

6.《学记》

 

 考研精品资料

第 267 页 共

1012 页

2024 年昌吉学院 333 教育综合考研辅导课件 

《教育学基础》考研辅导课件 

 

 考研精品资料

第 268 页 共

1012 页

 

 考研精品资料

第 269 页 共

1012 页

 

 考研精品资料

第 270 页 共

1012 页

 

 考研精品资料

第 402 页 共

1012 页

2024 年昌吉学院 333 教育综合考研复习提纲 

《教育学基础》考研复习提纲 

 

 考研精品资料

第 403 页 共

1012 页

 

 考研精品资料

第 404 页 共

1012 页

 

 考研精品资料

第 405 页 共

1012 页

 

 考研精品资料

第 444 页 共

1012 页

2024 年昌吉学院 333 教育综合考研核心题库 

《教育学基础》考研核心题库之名词解释精编 

1. 教育评价。

【答案】教育评价是根据一定的教育价值观或教育目标,运用可行的科学手段,通过系统的收集信息

资料和分析整理,对教育活动、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进行价值判断,为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决策提供依据

的过程。

2. 实验教育学

【答案】19 世纪 30 年代,在经验主义、实证主义以及实验生理学的影响下,一种以教育实验为标志

的教育思潮开始兴起,被称为实验教育思潮。20 世纪,实验教育学获得了较大发展,其代表人物是德国教

育学家梅伊曼与拉伊,其主要著作有梅伊曼的《实验教育学纲要》与拉伊的《实验教育学》。主要观点有:

第一,反对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思辨教育学;第二,提倡把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与方法应用于教育研究;

第三,主张用实验、统计等科学方法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与特征,为教育实践提供依据。

3. 道德两难法。

【答案】道德两难法。柯尔伯格在明确区分道德与非道德、确定了道德冲突在人们作出道德决定中的

作用的基础上,采用“道德两难法”研究儿童的道德发展和教育问题。“道德两难法”即道德两难故事问答讨

论法,启发儿童积极思考道德问题,从道德冲突中寻找正确的答案,以有效地发展儿童的道德判断力。

4. 教学评价。

【答案】教学评价是依据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并为教学决策服务的活动,是对教

学活动现实的或潜在的价值做出判断的过程。

5. 受教育者

【答案】在教育过程中以学为职责的人被称为受教育者。广义的教育中,所有为提高自身素质而处于

学习状态的人都是受教育者;在狭义的教育中,受教育者特指教师“教”的对象——学生。

6. 课程

【答案】课程是指各级、各类学校为了实现培养目标而开设的学科及其目的、内容、进程等的总和,

它主要体现在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中。

7. 角色冲突。

【答案】角色冲突指围绕角色目标而产生的相互排斥相互妨碍的斗争。

8. 学校管理体制。

【答案】学校管理体制是学校管理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的结合体,它是学校管理的枢纽,对学校管理

功能的实现发挥着全局性、根本性和持久性的作用。学校管理体制包括学校组织机构体制和学校领导体制

两个方面,前者规定了学校管理机构的设置,各机构的职、责、权划分及相互关系,后者规定了学校由谁

领导和负责。

9. 德育原则。

【答案】德育原则是根据德育目的、德育目标和科学规律提出的指导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德育原则

指导着德育工作的各个方面及其整个过程,对制定德育大纲,确定德育内容,选择德育方法,运用德育组

织形式等都具有指导作用。常用的德育原则有理论与生活相结合的原则、疏导原则、长善救失原则、因材

施教原则等。

 

 考研精品资料

第 445 页 共

1012 页

10.讲授法

【答案】讲授法是教师通过简明、生动的口头语言向学生系统地传授知识,发展学生智力的方法。教

师可通过合乎逻辑的分析、论证,生动形象的描绘、陈述,启发诱导性的设疑、解疑,使学生在较短的时

间内获得较为全面的知识,并把知识教学、思想教学和发展智力三者有效结合起来,使之融为一体,相互

促进。

11.教学策略

【答案】教学策略是指建立在一定理论基础上,为实现某种教学目标而制订的教学实施总体方案。现

代化意义下的教学策略,是指在一定教学观的指导下,教师根据一定的情况,合理处理教学各因素关系而

采取的工作方式。

12.教育目标分类学。

【答案】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将教育目标划分为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操作领域三个领域,共同构成

教育目标体系。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从低到高可以分为六个层次:知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评价。

情感领域的教育目标可以分为:接受—反应—形成价值观念—组织价值观念—价值体系个性化五个水平。

动作技能领域分为:知觉—模仿—操作—准确—连贯—习惯化八个水平。在教学中,教师往往需要同时设

置这三个方面的目标。

13.疏导原则。

【答案】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使他们积极向上。

14.德育教育。

【答案】德育教育是道德活动的重要形式之一。指一定社会或集团为使人们自觉遵循其道德行为准则,

履行对社会和他人的相应义务,而有组织有计划地施加系统的道德影响。它是一定社会或集团的道德要求

转化为人们内在品质的重要条件之一。

15.新学制标准。

【答案】1922 年 11 月,中华民国北洋政府以大总统令颁布的《学校系统改革案》中规定的学制系统。

为区别于壬子癸丑学制,又称新学制。此改革案由全国教育会联合会提出。《学校系统改革案》列有七条

标准:适应社会进化之需要,发挥平民教育精神,谋个性之发展,注意国民经济力,注意生活教育,使教

育易于普及,多留各地方伸缩余地。

16.教师。

【答案】教师是传递人类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一定社会需要

的人才的专业人员。

17.批判教育学

【答案】批判教育学是 20 世纪 70 年代之后在西方教育理论界兴起的一种教育思潮。代表人物有美国

的鲍尔斯和金蒂斯(《资本主义美国的学校教育》,1976)、阿普尔(《教育与权力》,1982)和法国的

布迪厄(《教育、社会和文化的再生产》,1979)等。批判教育学的主要观点是:

(1)当代资本主义学校教育是维护现实社会的不公平,造成社会差别、歧视和对立的根源;(2)学

校教育的功能就是再生产出占主导地位的社会政治意识形态、文化关系和经济结构;(3)教育的目的是

要对师生进行“启蒙”,以达到意识“解放、(4)教育理论研究要采用实践批判的态度和方法。

18.角色扮演法

【答案】角色扮演法就是以某种任务的完成为主要目标,在设定了教学目标后,再设定某种情境与题

 

 考研精品资料

第 446 页 共

1012 页

材,让学生扮演一定角色,通过行为模仿或行为替代,充分体会角色的情感变化和行为模式,表露自己或

角色的人格、情感、人际交往、内心冲突等心理问题,让学生在课程中,借着自身经历的过程来学习并获

得知识。角色扮演可以使学生对问题有更深入的认识,对不同角色的特质有新的体会,进而培养出同理心,

常应用于攻击性行为的消除。

19.价值性教育目的。

【答案】价值性教育目的是指具有价值判断意义的教育目的,即含有一定价值观实现要求的教育目的,

表示人才培养所具有的某种价值取向,是指导教育活动最根本的价值内核。

20.学校德育。

【答案】学校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

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

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即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

21.学校教育

【答案】学校教育是与社会教育相对的概念。专指受教育者在各类学校内所接受的各种教育活动,是

教育制度重要组成部分。一般说来,学校教育包括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

22.课程评价

【答案】课程评价是指运用一定的方法、途径对课程的计划、活动及结果等问题的价值或特点做出价

值判断的过程。既包括对学生学业的评价,也包括对课程本身的评价。课程评价具有导向功能、调控功能、

激发功能和诊断功能。有效的课程评价能够改进课程建设,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

23.教育适应生活说

【答案】教育适应生活说是主张教育是对现实生活的适应的一种学说,其代表人物是杜威。他认为,

教育就是生活的过程,学校应该以现实的生活为目标,使儿童适应现实生活。学校科目相互联系的核心不

是科学、文学、历史、地理,而是儿童本身的社会生活活动。

24.教育制度。

【答案】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和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则的总称。它包括两个基本

方面:一是教育的施教机构系统方面,二是教育的管理系统方面,以及这些教育机构赖以存在和运行的一

整套规则。教育制度有客观性、规范性、历史性和强制性的特点。在教育学中,教育制度通常只论述教育

的各种施教机构与组织构成的系统,它既包括学校教育机构与组织,也包括幼儿教育机构与组织、校外儿

童教育机构与组织、成人教育机构与组织等。其中,学校教育制度是教育制度的最重要组成部分。

25.双轨学制。

【答案】双轨学制。在 18—19 世纪的西欧,如英囯、法国、德国等,在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及特定

的历史文化条件影响下,由古代学校演变来的带有等级特权痕迹的学术性现代学校和新产生的供劳动人民

子女入学的群众性现代学校,都同时得到了比较充分的发展,于是就形成了欧洲现代教育的双轨学制,简

称双轨制:一轨自上而下,其结构是大学(后来也包括其他高等学校)、中学(包括中学预备班);另一

轨从下而上,其结构是小学(后来是小学和初中)及其后的职业学校(先是与小学相连的初等职业教育,

后发展为和初中联结的中等职业教育)。

26.分斋教学。

【答案】“分斋教学法”又名“苏湖教学法”,是北宋教育家胡瑗在苏州、湖州二地办学,使用的一

种新的教法。这种教法一反当时盛行的重视诗赋歌律的学风,提倡经世致用的实学,重经义和时务;主张

“明体达用'他在校中设“经义”“治事”两斋,经义斋学习研究经学基本理论,属于“明体”之学;治事

斋则以学习农田、水利、军事、天文、历算等实学知识为主,属于“达用”之学,在治事斋中,一人各治

 

 考研精品资料

第 447 页 共

1012 页

一事,又兼涉一事,创立了分科教学和学科的必修以及选修制度,在世界教育史上是最早的。范仲淹当政

兴学时,曾取其法,“著书令于太学”。

27.说服法

【答案】说服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说服法是对学生进

行德育的基本方法,包括运用语言进行说服的方式(讲解、谈话、报告、讨论、阅读书籍报刊等)和运用

事实进行说服的方式(参观、调查、访问等)。说服法运用很广,其他德育方法都需要综合运用说服法来

提高学生的认识。

28.谈话法

【答案】谈话法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通过问答、对话的形式来引导

学生思考、探究,使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促进其智能发展的方法。谈话法的优点是灵活性大,回答率高,

有利于深入探讨问题。但谈话法所需时间太长,耗费个人精力太多,对谈话者的口语表达能力也有一定的

要求。

29.测验。

【答案】测验是用以测量个体的行为或作业的工具。它通常由许多经过适当安排的项目(问题、任务

等)构成,被试对这些项目的反应可以记分,分数被用于评估个体的情况。

30.班集体。

【答案】班集体是按照班级授课制的培养目标和教育规范组织起来的,以共同学习活动和直接性人际

交往为特征的社会心理共同体。

31.常模参照测验。

【答案】常模参照测评是教学评价的一种,与标准参照测验是相对的,是一种以经典测验理论为基础

的测量,主要目的在于把被试同常模比较,从而判断被试在所属团体中的相对位置。早期的教育测验和大

部分智力测验基本上就是常模参照测验。这类测验的目的主要是在于考查被测对象的个体差异,一般用于

衡量被测对象相对水平的、以选拔为目的的大规模测验中。因此,被测对象在这类测验上所得的分数单独

来解释是毫无意义的,而必须将它放到被测对象所在的团体中,从而直接或间接地以被测对象在该团体中

的相对等级或相对位置来评估其能力水平。这一团体即常模团体,常模团体在测验中的分数分布就是这类

测验分数解释的参照标准:常模。

32.学科课程

【答案】学科课程是根据学校培养目标和科学发展,分门别类地从各门科学中选择适合学生年龄特征

与发展水平的知识所组成的教学科目,亦称分科课程。

学科课程符合学生的认识特点,便于他们在较短时间内掌握人类长期积累起来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与

基本技能。

学科课程是一种静态的、预先计划和确定好了的课程与教材,它完全依据成人生活的需要而编制,主

要目的是为遥远的未来做准备,往往忽视了儿童现实的兴趣与欲求,极易与学生的生活与经验脱节,导致

强迫命令,使学生被动、消极,造成学生死记硬背等弊端。

33.终身教育

【答案】终身教育是 20 世纪 60 年代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国际性教育思潮,是指人们在一生中都应

当和需要受到各类教育的培养,是人们所受不同类型教育的综合。

终身教育的观念和理论带来了教育挑战和需求:①在教育观念上,要求我们树立大教育观,同等重视

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②在教育体系上,要求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使教育贯穿人的一生;③在教育目标

上,要培养和提升人的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建设学习型社会,为所有人提供合适的教育;④在教育方

 

 考研精品资料

第 590 页 共

1012 页

2024 年昌吉学院 333 教育综合考研题库[仿真+强化+冲刺] 

昌吉学院 333 教育综合之教育学基础考研仿真五套模拟题 

2024 年教育学基础五套仿真模拟题及详细答案解析(一)

一、名词解释

1. 体育

【答案】体育是授予学生健身知识、技能,发展学生体力,增强学生体质的教育。体力和体质的发展

是人的个性全面发展的生理基础。人们的生产劳动、社会活动、军事活动和幸福生活都需要强健的体魄作

基础。所以,体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2. 环境。

【答案】环境是围绕在个体周围并对个体自发地发生影响的外部世界;以构成环境因素成分的性质为

标准,环境可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是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自然界,如阳光、

空气、水土等。社会环境是人类在自然环境基础上创造和积累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社会关系的总和。

3. 教学原则。

【答案】教学原则是根据教育教学目的、反映教学规律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它既指教

师的教,也指学生的学,应贯彻于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和始终。它反映了人们对教学活动本质性特点和内

在规律性的认识,是指导教学工作有效进行的指导性原理和行为准则。教学原则在教学活动中的正确和灵

活运用,对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发挥着一种重要的保障性作用。

4. 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

【答案】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是指社会成员通过教育的培养、筛选与提高,能够在不同的社会区域、

社会层次、职业岗位、科层组织之间转换、调整与变动,以充分发挥其个性特长,展现其智慧才能,实现

其人生抱负。

5. 教师的角色形成。

【答案】教师的角色形成:指个体逐步认识到教师的职业角色及相应要求,通过实践将社会对教师的

角色期待予以内化。形成相应的心理特征和能力的过程。

6. 学校教育

【答案】学校教育是与社会教育相对的概念。专指受教育者在各类学校内所接受的各种教育活动,是

教育制度重要组成部分。一般说来,学校教育包括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

7. 教师专业化(教师专业发展)。

【答案】 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在专业生活过程中,其内在专业结构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的过程。

教师的专业化反映了教师在教学工作中,通过经验的积累,不断反思教育实践,逐渐从不成熟到相对成熟

的专业人员的成长历程。教师的专业化主要体现为教师专业结构的不断拓展和完善,以及教师自我专业发

展需要和意识的不断提升。

8. 分组教学

【答案】分组教学是指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把他们分为水平不同的组进行教学。分组教学的类型

主要有能力分组和作业分组。能力分组是根据学生的能力发展水平来分组教学的,各组课程相同,学习年

限各不相同。作业分组是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意愿来分组教学的,各组学习年限相同,课程则各有不同。

分组教学还可以分为内部分组与外部分组两种形式。内部分组是在传统的按年龄编班的前提下,根据

 

 考研精品资料

第 591 页 共

1012 页

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发展变化的情况来分组教学的,外部分组则打破传统的年龄编班,按学生的能力或

学习成绩的差别来分组教学

二、简答题

9.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与审美教育有何联系?

【答案】(1)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是包括审美教育在内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包括的内涵有:①指人的生产物质生活本身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②指

人的才能的全面发展;③指人自身的全面发展;④指人的自由发展。马克思所指的人的全面发展,实际上就

是在人的劳动能力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包括人的社会关系、道德精神面貌、意志、情感、个性及审美意识和

能力上的和谐统一发展◦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审美教育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

分,没有审美教育,也就不能称其为全面发展。

(2)审美教育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

审美教育作为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人的全面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

用。主要体现在:①审美教育促进个体和谐发展。发展完美的人格,是指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即人的

本质力量的完满

和充实,人的智力、品格、情操和体魄得到全面而和谐的发展。审美的基本功能就是通过运用人类长

期实践活动所创造的美的产品和揭示出美的规律,去影响

个体的感官和心理,增强审美感受的创造力,形成平衡和协调的心理结构,并间接地影响智力和品德

的发展,最终实现完美人格的塑造。②审美教育有助于协调和发挥德、智、体各育的功能。从教育活动是

个完整统一的过程来看,审美教育对于德育、智育、体育都有积极的影响。教育活动既不是单一的智力活

动,也不是单一的情感活动,而是多种因素包含在其中的综合性育人活动。在教育活动中,德、智、体、

美诸因素渗透其中,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10.简述教师威信的形成与建立途径。

【答案】(1)教师的威信就是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望和信誉,是一种可以使教师对学生施加的影

响产生积极效果的感召力和震撼力。教师威信的形成过程。一般说是由“不自觉威信”向“自觉威信”发

展。新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是有一定吸引力的。是有一定威信的。但这种威信是短暂的“不自觉威信”。随

着学生对教师德才方面逐渐了解,师生之间情感的日益加深和融洽,教师的威信就由“不自觉威信”发展

成为“自觉威信”了,这才算是真正的威信。

(2)教师威信的建立途径主要有:①培养自身良好的道德品质;②培养良好的认知能力和性格特征;

③注重良好仪表、风度和行为习惯的养成;④给学生以良好的第一印象;⑤做学生的朋友与知己。

11.试阐述人力资本论的主要观点。

【答案】人力资本论的代表人物是舒尔茨,主要观点有以下几条:(1)劳动者通过教育和训练所获

得的技能和知识是资本的一种形式,它同物质资本一样,是可以通过投资生产出来的;(2)人力资本的

作用大于物质资本的作用,人力资本的增长是国民收入增长快于国民资源增长的根源;(3)人力资本的

增长速度快于物质资本增长的速度是现代经济最基本的特征;(4)人力资本投资能提高生产率,因而也

是劳动收入增加的根本原因;(5)人力资本的投资同样受市场供需规律的影响。

12.联系实际,试述对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

【答案】对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教师是作为社会的榜样或者社会的代言人出现的。人们常把教师视为

社会优良品德的化身,要求在他们身上体现出的也是人类善的本性,是合理的伦理规范。对教师这一专业

素质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是教师职业区别于其他职业的一个显著特征。所以,除以身作则外,忠于职守、

有强烈的责任感、热爱教育事业等也是教师道德的基本要求。

(2)对教师专业知识的要求。主要包括:第一,精深的专业知识;第二,广博的文化修养;第三,

 

 考研精品资料

第 592 页 共

1012 页

丰富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

(3)对教师专业技能的要求。主要包括:第一,课程开发的能力;第二,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第

三,组织管理能力;第四,学术研究和教学研究的能力。

13.简述德育工作的新形式。

【答案】(1)通过开展社区教育进行德育。

(2)创办业余党校。

(3)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4)建立教育基地。

14.夸美纽斯教育思想。

【答案】夸美纽斯是提出泛智教育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他特别强调教育的自然性:首先,他认为人

也是自然的一部分,天赋予人的自然本性是同样的,人应受到同样的教育(“人人均应受教育”“人人均

须学习一切”);其次,人与自然均应遵循同样的法则──秩序,教育可以从自然的法则中找到教育法则,

教育遵循人的自然发展的原则(“改良学校的基础应当是万物的秩序”“每个人都会顺着他的自然的倾向

去发展”);再次,提出“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泛智论”的集中体现)的口号,不仅拓宽了教育的知识

范围,也提出了教育普及的理想;最后,以“泛智论”和教育适应“自然”为依据,论述了学习的程序,

提出了统一学制系统。他把学习分成四个时期:婴儿期(出生至 6 岁)、儿童期(6 至 12 岁)、少年期(12

岁至 18 岁)和青年期(18 岁至 24 岁),相应地成立四种学校,即母音学校、国语学校、拉丁语学校和大

学。同时规定了各级学校学习的不同内容。提出并论证了班级授课制和一些教学原则与方法。他的教育思

想的代表作是 1632 年发表的《大教学论》。

15.教学的任务。

【答案】教学的基本任务就是教书育人。具体任务是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

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发展学生体力,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养成良

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个性心理品质。

16.如何看待学校管理的服务性?

【答案】(1)明确“服务”不是主仆关系的置换,强调学校管理者与师生员工之间平等的人际关系,

彼此理解、尊重。(2)“管理即服务”,意味着管理者要满足师生员工的需要,包括教职工的物质与精神

的需求,也包括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的需求。(3)要求管理者与被管理者树立一种“交互”观念,学会换

位思考。每个人在自己工作岗位上都要为他人服务,同时也在享受他人的服务。概括而言,学校管理就是

服务,只有寓管理于服务,在服务中管理,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创造力,才能全面实

现学校的管理目标。

三、论述题

17.学校教育的主要价值。

【答案】(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作出社会规范。社会对

个体的要求或期望有体质、思想道德、知识能力等多方面,并提出一系列规范。学校根据这些要求,针对

不同年龄、不同专门人才培养的要求而作相应的变化,并有意识地以教育目的和目标的形式去规范学校的

其他工作,通过各种教育活动促使学生达到规范的目标。所以,受过学校教育的人与未受过学校教育的人

在接受各种人类文化上,不仅具有数量、质量和程度上的差异,而且具有态度和能力上的差异。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学校教育目标明确、时间相对集中、有专人指导,并

进行专门组织的教育活动,此外,学校教育使个体处在一定的学习群体中,个体之间发展水平有差异,这

也有助于个体的发展。如果学校教育能正确判断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这种加速作用将更明显、更富有成效。

(3)学校教育,尤其是中小学的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的价值,而且具有延时

的价值。学校教育的内容大部分具有普遍性和基础性,即使专门学校的教育内容,也属该领域内普通和基

 

 考研精品资料

第 593 页 共

1012 页

础的部分,因而对人今后的进一步学习具有长远的价值。此外,学校教育提高了人的需求水平、自我意识

和自我教育的能力,这对人的发展来说,更具有长远的意义。

(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在开发特殊才能方面,普通学校教育内容

的多面性和同一学生集体中学生间表现出的才能的差异性,有助于个体特殊才能的表现与发现。在个性发

展方面,因为学校教师和领导具有教育学和心理学方面的素养,这有助于他们发现学生个性独特性的价值,

尊重和注重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并注重在教育活动中为学生个性发展创造客观条件和提供活动的舞台,

同时,学生在群体中的生活也有助于相互取长补短,不断丰富自己的个性。

当然,学校教育在个体发展中特殊功能的发挥,不是没有条件的,学校教育既不能超越它所依存的社

会条件,又不能违背儿童身心发展客观规律任意决定人的发展。只有社会的整体发展水平达到重视个体身

心发展的价值并积极为其创造政治的、经济的和文化的环境时,只有学校教育按照人的发展的规律处理学

校教育与个性发展的关系时,只有学校教育有能力协调各种影响个体发展的力量使其产生正向的合力时,

学校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才会比较充分地得到实现。

18.试用教育相关理论分析下列材料所反映出来的问题。

材料一:现在很多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为“神童”,禀信“千万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理

念。于是有的宝宝才出生不久,就要开始接受全方位的智能训练:游泳、钢琴、书法、美术、舞蹈、识字、

奥数……

据报道,“有一个孩子 2 岁就学习了数学和文字。这个孩子不管在哪里,他的注意力总是停留在数学

符号和文字上。走在路上,他只看路牌和公共汽车上的数字和站名。在小区玩耍,只看健身器械使用说明

上的文字和数字,几乎不关注其他的事情。在这个孩子画的画中,只有数字,没有其他的内容,他的思维

已经被抽象的内容束缚住了。”

材料二:近两个月,上海两岁半的东东开始成片掉头发,头顶出现四五个硬币大小的秃点,后被医生

诊断为斑秃。原来,为了让孩子明年能上一家知名幼儿园,妈妈给东东报了英语、数学、钢琴、画画、小

主持人 5 个培优班。医生表示,斑秃是一种跟自身免疫相关的疾病,压力过大、精神负担过重都可能导致

机体免疫力下降诱发该病。

【答案】两个材料显示过早和过度的教育不仅不利于儿童智力的发展,还会给儿童的身体和精神造成

一定的损害。

教育的对象是人,主要是正在成长的年青一代(儿童)。为了有效地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成长和发展,

必须从儿童身心特点出发,适应他们的身心发展规律。一方面,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量

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这一发展过程是有一定顺序的。另一方面,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为一定

年龄阶段的身心特点的出现提供可能与限制,并制约着年青一代身心发展的年龄特点。因而对不同年龄阶

段的学生,在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上应有所不同。幼儿期,儿童主要任务是身体的发育和养成,教育要适应

儿童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遵循量力性原则,循序渐进地促进儿童身心的发展。让2岁孩子学习太

多这个年龄阶段不该学习的内容是很难成功的,只有当身体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条件,才为学习一定的知识

技能提供可能。

19.假若你是一名班主任,你将如何培养你所带领的班集体?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任何一个班集体的形成,都会经历组建、形成、发展的过程;这样一个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

教育培养与类化的过程。

(1)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

目标是集体发展的方向和动力,一个班集体只有具有共同的目标,才能使班级成员在认识上和行动上

保持统一,才能推动班集体的发展◦为此,教师要精心设计班级发展的目标◦在实现班集体的目标过程中,

教师要充分发挥班级成员的积极性,使实现目标的过程成为教育与自我教育的过程。

(2)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

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首先,教师要善于发现和培养积极分子。这就需要教师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

 

 考研精品资料

第 833 页 共

1012 页

附赠重点名校:教育综合 2014-2022 年考研真题汇编

第一篇、2022 年教育综合考研真题汇编

2022 年汕头大学 333 教育综合考研专业课真题

 

 考研精品资料

第 834 页 共

1012 页

2022 年南京师范大学 333 教育综合考研专业课真题

 

 考研精品资料

第 835 页 共

1012 页

2022 年扬州大学 333 教育综合考研专业课真题

 

 考研精品资料

第 836 页 共

1012 页

2022 年湖南师范大学 333 教育综合考研专业课真题

试读已结束

激活后可查看剩余未读页数!


点这里查询各专业24复试25初试考研资料

网友留言(0 条)

发表评论